绵绵细雨挡不住似火热情,6月29日,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举行的“新洋丰2025蒜王争霸赛金乡站”如约开场。会场内,数百名种植户手捧饱满的大蒜,互相比拼,互相交流,对他们来说,争夺“蒜王”桂冠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切磋中分享经验、碰撞智慧。
自2014年开始,新洋丰“蒜王争霸赛”已举办十余年,一场场竞技看似简单,实际却蕴含着科技在农业领域的渗透与应用。作为大赛主办方,新洋丰长期深入田间地头,为蒜农量身定制种植管理策略,通过“产品+服务”的一体化模式,以可复制、可推广的增产方案,帮助更多种植户实现提质增效。
“蒜王”的比拼不仅是种植户实力的较量,更是现代农业智慧落地实践的集中展示。这背后,是新洋丰以科技赋能农业的成果写照,更是其以实际行动推动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的生动注脚。
新洋丰2025“蒜王争霸赛”金乡站现场
蒜田难题待解,新洋丰精准出招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大蒜种植历史已有2000余年,常年种植大蒜面积达70万亩,年产大蒜80万吨,远销至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
随着大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金乡县对更加高效、科学、可持续的种植方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以进一步巩固产业优势。
“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化行动,促进科学施肥增效,并强调测土配方施肥是化肥利用率提高的重要基础,强化农企对接,推广专用肥套餐定制配送等服务模式,推进配方肥落地;金乡县也全面实施大蒜全产业链标准化战略,围绕提升大蒜产品质量等问题,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方位指导大蒜生产和流通等环节。
新洋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新型肥料产品及成熟的农化服务体系,在金乡推广“大蒜专用套餐肥+农技服务”一体化方案。方案以“洋丰硫+洋丰至尊+洋丰高富专”为底肥,结合“洋丰豆”生物有机肥活化土壤、改善根际微生态,追肥洋丰美溶和高塔硝硫基产品,实现从返青到膨大期的全周期营养供给,不仅帮助金乡蒜农走出施肥误区,更为区域大蒜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蒜会友,科学种植显成效
走进本次金乡站比赛现场,热烈氛围扑面而来。三百余位种植户齐聚一堂,带着自家“压箱底”的好蒜,兴奋地排队等待。工作人员则对种植户们带来的大蒜进行统一修剪与称重,整齐洁净的蒜头犹如一支“蒜军”严阵以待,期待在这场较量中“大展拳脚”。
初赛过后,依据重量、大小等维度筛选出的前二十名被摆到会场中心,由评审团进行第二轮评选。评审团由金乡县农作物良种繁育协会会长、山东金乡大蒜科技小院副院长李永泉领衔组成,他们从大蒜均匀度、干湿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工作人员对大蒜进行统一修剪、称重
最终,来自金乡县王丕街道孙庄村的孙志城赢得一等奖,荣获“蒜王”称号。在接受采访时,孙志城难掩喜悦:“用了新洋丰的肥料三年了,尤其是洋丰硫在蒜田表现特别好,大蒜不烂苗,个头儿还大,一看就不一样。”他还特别提到,新洋丰农艺师定期下乡进行技术指导,教他如何根据土壤情况调整施肥套餐,“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施肥,以前种地靠天,现在靠技术啦!”
孙志城(右)被评为金乡站“蒜王”
比赛结束后,为减少种植户负担,新洋丰工作人员将奖品统一配送上门。从称重到评选、从打分到送货,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新洋丰的专业与用心,比赛不仅评出了“蒜王”,更搭起了蒜农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也让大家切身体会到,想种出好蒜,好产品和强技术缺一不可。
从蒜出发,新洋丰铺就丰收路
“蒜王”的诞生,不止是种植户个人的高光时刻,更是新洋丰“产品+服务”方案的成功验证,从试验示范到推广落地,新洋丰打造的不仅是一袋袋肥料,更是一套现代农业解决方案。
新洋丰中原大区鲁西分公司农艺师王治水介绍:“我们从施肥到病虫防控,再到采收都做了全流程服务,尤其在返青期、蒜头膨大期等重要节点都会进行回访,遇到问题及时帮助种植户解决,与此同时也会注意普及科学施肥的理念,让大家明白现代农业种植不是简单地多施肥,而是要把养分用在‘刀刃’上,这样才能让每一块土地都发挥最大的潜能。”
王治水在“蒜王争霸赛”上讲解大蒜专用肥技术特点
目前,新洋丰大蒜专用肥套餐已在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区全面推广,增产数据持续刷新,蒜农口碑持续提升。菏泽市成武县一块“洋丰至尊+洋丰硫”大蒜示范田数据显示,示范田较对照田亩增产933斤,增产率达19.98%,亩增收1866元;金乡县一处大蒜示范田测产数据显示,示范田较对照田亩增产1240斤,增产率达32.04%,亩增收2480元。
新洋丰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坚持“产品+服务”的双核心,持续推进肥料升级和技术方案迭代,通过全链条支撑体系,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向基层下沉,为广大农民提供丰收的“钥匙”。(郭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