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集装箱”内,用“涂抹”观照真实——孟柏伸专访

艺术中国2025-06-30

西贝精英训练营及西贝当代艺术馆外观

文_韩晓雪

2025年6月15日,呼和浩特和林新区一座4000㎡闲置冷库完成蜕变——西贝当代艺术馆以工业遗存重生之姿正式开馆。艺术馆保留了工厂骨架,将废弃龙门吊、集装箱转化为入口装置,以艺术家孟柏伸提出的“全球最大集装箱”概念重塑外观:红色集装箱表皮之上,“XIBEI MUSEUM”白色标识灼灼生辉,成为青城新文化地标。

“用‘涂抹’观照真实——孟柏伸个展”开幕式现场

开馆首展“用‘涂抹’观照真实——孟柏伸个展”开启,25.6米挑高的巨型空间首次完整呈现《悬置》等代表作。展览以“铅笔涂抹”为核心语言,通过铅色覆盖的拆迁树木、刻度消隐的老式卷尺、集装箱构建的像素山水等装置,展开视觉反思与批判。这种将工业材料转化为观念载体的创作路径,既呼应了西贝艺术馆的工业遗存属性,更以艺术语言完成了对现代性困境的视觉解码。

西贝当代艺术馆所在的200亩园区,已形成集展览空间、培训基地、艺术学校、图书馆等业态于一体的文化生态系统,数件色彩醒目、造型吸睛的公共艺术作品穿插其中,为园区规整的建筑群增加了许多灵动之感。西贝艺术馆馆长张丽平表示,未来将着力提升导览服务,引导观众从艺术角度理解作品,让艺术“高于生活,同时也能融入日常”。园区计划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公众,艺术馆、图书馆等场所都将对外开放,实现艺术体验与公共空间的有机融合。

“从五毛硬币到拆迁巨树,一位艺术家的涂抹苦行”

艺术中国采访了艺术家孟柏伸,孟柏伸就展馆设计理念与艺术表达、视觉语言“涂抹”的生成逻辑与本质、物象选择的准则与象征指代、作品《悬置》的镜面装置及树木生命转化、以及《玄景》创作中即兴改造与传统美学转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西贝园区场景

艺术中国:本次艺术空间以集装箱为外形,工厂式内部结构,营造出独特的工业美学风格。作为空间设计的参与者,您在改造过程中最深刻的体验是什么?这种非传统美术馆形态如何呼应您的艺术表达?

孟柏伸:园区的集装箱设计及外立面由我主导完成。原址是闲置工厂,能在短时间内蜕变,得益于西贝团队的充分信任与高效执行力,大胆放手让我进行空间升级优化。我们是在原有园区1.0版本基础上迭代至2.0,未来还将持续演进。

展厅内的作品呈现的是我内心真实的状态,与外部的绚烂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之所以将园区设计得色彩丰富,源于去年十月初次踏勘时的感受,场地空旷冷清,周边环境缺乏视觉温度。因此,我大胆引入了强烈色彩。另一方面,我的个人创作多以单色,尤其是黑色为主,这也在空间外观与内部作品之间制造了强烈的张力。

西贝当代艺术馆外观

展厅内部场景

集装箱艺术馆外观最终选定了一个“艳而不俗”的红色。为了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我在色彩调校上花了很大力气——调漆与调油画颜料的思维与方式截然不同。最终呈现的效果,包括醒目的白色“XIBEI MUSEUM”字母(由专业壁画师经多层罩染绘制),在晴好天气下呈现出独特的发光效果。展厅内部则是沉静的氛围:内部以黑色基调为主,点睛式融入的“邮政绿”,是与外部红、白形成有意识的视觉互补,也暗合集装箱与物流的概念关联。其价值在于视觉和谐与精神气质的契合,而非刻板遵循色卡数值。

艺术中国:涂抹作为您代表性的视觉语言,最初源于何时?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发现“遮蔽”反而能揭示更深层的表达?

孟柏伸:源头可追溯至2007年初夏。天气炎热,我买冰棍找回五毛钱硬币,随后便开始无意识地涂抹那枚硬币。那时,我正处于本科毕业后探索个人艺术语言的关键时期——反复尝试油画、多种题材风格,甚至包括毕业创作,都未能找到真正有力的表达方式,内心充满“有话说不出来”的郁结。

艺术家孟柏伸在展览现场

正是在反复铅笔涂抹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这种媒介的潜力,将这种材料语言与我的信仰题材相结合,也便开始了苦行创作并一直延续至今。提及“苦行僧”标签,早前2009年在香港展览时的媒体报道。当时我并未深究此称谓,至今也认为这类外在定义并不重要——无论是“苦行”“修行”还是“行为艺术”。曾有行为艺术研究中心邀约收录,我婉拒了。我的作品价值不应源于其过程的费力或标签的加持,正如我涂抹遮蔽物体表面一样,我同样拒绝被外在标签所定义。我不评断标签的准确性,只关注作品本身的真实与结果——这才是我艺术的核心。

艺术中国:在收集老式卷尺、拆迁区树木、河里的石头等旧物时,是否存在绝不涂抹的底线?

孟柏伸:世间万物太多了,我能涂抹的寥寥无几,选择核心在于“指代性”的精准。我所涂抹的物象,都有其相应的指代性,绝非随意之举,背后是严谨的思考和内在逻辑。其关键在于拣选:我寻找那些能成为时代符号的物象。例如,涂抹时钟,旨在消解现代人普遍承受的“时间压力”。无论是涂抹家具、瓷器或化学器皿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涂抹对象的物理形态并非关键。例如那棵巨大的拆迁树木,其核心价值在于作为“时代见证者”的身份——它默默伫立六十余年,见证几代人的生活,最终被遗弃。它浓缩了复杂的社会变迁与集体记忆。若展览空间狭小,我可能不会选择它,但其承载的观念重量不变。

《悬置》2017树、铅笔、镜子尺寸可变

《悬置》2017树、铅笔、镜子尺寸可变

艺术中国:《悬置》在西贝当代艺术馆首次完整展出,特别之处在于树下放置了镜面装置。这一设计是出于何种考量?

孟柏伸:每次展览呈现我都希望有所不同。这次虽非百分百理想,但整体空间感和景深已经足够支撑作品。关于布展过程,我想强调,动机是艺术,结果是艺术,但中间的实现过程(涂抹过程、搬运、搭建、技术调试)是工作不是艺术。昨天有人问为何看不到涂抹的过程,我没回应,因为那属于工作范畴——我呈现的是艺术作品本身,而非行为表演。

《悬置》局部

引入镜面,源于多重考量:首先,与作品“重逢”引发了我新的思考:这棵树在库房中沉寂多年,此次以完整形态、在精心布光下重回展厅,再次与我“相遇”,这种“观照”催生了新的表达欲。其次,时间赋予我新的认知:个人的经历变化(年龄、身份如成为父亲)也丰富了我对这件作品的理解。呼应展览主题“涂抹·观照·真实”中的“观照”,我希望借此镜面装置,为观众提供一个额外的审美维度与反思空间,增加解读的开放性与可能性,而非提供单一答案。它是我个人美学偏好的体现——我从中看到了东方团扇般的构图美感,作为热爱传统艺术的人,我能在镜中捕捉到类似山水画中树木的意境,又或是可以引发关于“断舍离”的联想,但皆因人而异,我始终认为开放度很重要,开放度本身即是价值。镜子的布置是我运用现代材料去探索如何在当代语境下,以新的物质载体去转化和传递东方美学,是我持续探索的方向。

《悬置》展览现场

这棵树是我走访了数百个自然村,看了几千棵树木后最终确定的。选择它,与其说是主观意愿,不如说是一种缘分。在拆迁现场,树木生命的终结已成定局,我能决定的是其被采伐的方式与最终的归宿。一般来说,它将被粉碎之后压成刨花板,而通过《悬置》,我赋予了它另一种生命形式的转换与延续。虽非自然界最大,但已非常可观,其饱满形态亦具独特力量感。

《悬置》2017树、铅笔、镜子尺寸可变

《玄景》2025包装箱、涂料尺寸可变

《玄景》2025包装箱、涂料尺寸可变

艺术中国:《玄景》利用废弃包装箱构建“像素山水”是布展时的即兴灵感还是预先构思?

孟柏伸:《玄景》的雏形——那组悬于空中的木箱——本是空间原有的装置,由前任设计者构思,最初并非黑色。我在进行空间改造时,秉持着尊重既有创作的原则保留了下来。这些箱子最初的存在或许功能性强于观念性。改造的契机源于现场:当工人搬运这些箱子时,我尝试性地将其涂黑。黑色赋予了它们新的视觉重量——如凝聚的云团,又如沉静的墨潭。随后,工人们临时堆放箱子的位置触动了我,其错落感极具潜力。我保留了这一位置,并将箱子统一施以黑色。最终呈现的形态,其轮廓与空间关系,让我联想到书法线条的韵律与呼吸感——起承转合,虚实相生。这便是我尝试的方向:探索中国山水画传统意象的装置化转换。至于作品是否完美达成了这种转换,或能否被传统山水画家完全认同,则是另一个层面的讨论,这关乎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

即便作品如《悬置》般具有震撼性的体量,其内核仍蕴含着一种温厚的“谦和”。我追求的始终是一种纯粹、沉静的力量感——这既是我个人的美学方向,也内在于作品试图传达的精神性之中。(图片由西贝当代艺术馆提供并授权使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律》2025成品书籍尺寸可变

《律》2025成品书籍尺寸可变

《尺度》2025老式皮尺、丙烯颜料尺寸可变

《尺度》2025老式皮尺、丙烯颜料尺寸可变

《河》2018石头、铅笔尺寸可变

《河》2018石头、铅笔尺寸可变

三部门紧急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支持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

2025-07-0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25-07-01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2025-07-0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京举行

2025-0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后“新”在哪?“直通车”、源头保护受关注→

2025-07-01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国安立法护香江,公道正义不可挡

2025-07-01

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述评

2025-07-01

誓言铿锵!他们在战位重温入党誓词

2025-07-01

全军各部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强军之魂

2025-07-01

原声纯享!沉浸式感受舰载战斗机滑跃起飞

2025-07-01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各地举办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2025-07-01

第三届链博会首票进境展品顺利抵京通关

2025-07-01

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透过暑运“大客流”看流动的中国活力奔涌

2025-07-01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7月1日起全面执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

2025-07-01

“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2025-07-0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

2025-07-01

【追光的你】习言道丨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5-07-01

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红色热土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25-07-01

盛事云集、多元碰撞 香港经济活力四射

2025-07-01

鹭鸟翩跹青山绿水间尽显生态之美 神州大地铺展夏日生机画卷

2025-07-01

机械化收割、“鸭管家”除虫 农业科技+生态种养助力增产增收

2025-07-01

习语丨“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

2025-07-01

专题展、纪念馆、文艺汇演……多样活动庆“七一”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脚步

2025-07-01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

2025-07-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陈小江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2025-07-01

市场监管总局附条件批准全日空收购日本货航股权案

2025-07-01

“春天的事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这一方案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

2025-07-01

国产飞机C909身披“五星红旗”执行国际商业航班 开启运行“next level”

2025-07-0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25-07-01

跟着赛事去旅行 暑运开始 长三角铁路迎来大客流

2025-07-01

交通运输部持续调度部署强降雨防御应对工作

2025-07-01

慶回歸 │ 何永賢走訪葵涌商場:「共築.創業家」都有七一優惠

2025-07-01

利安人寿新帅上任:合规与转型的双重挑战

2025-07-01

智營設計大賞得獎作品公開展出 可近觀可觸摸甚或試用

2025-07-01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南區各界舉行「同鄉文化匯演」

2025-07-01

终填6年总经理空缺!“一正三副”组阁领航,国资控股85%下三峡人寿如何逆转累亏10亿困局?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