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技”再要半吨粮——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的山西探索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6-29

夏至过后的第二天,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贾令镇左墩村的润民种植专业合作社130亩土地上,冬小麦迎来收获时刻、夏谷子迎来播种期,同时来收获和播种的还有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以及省市县农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这130亩土地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是因为,今年它承载了山西粮食生产通过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方式产量再上新台阶的光荣使命;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合作社社长贾永建的经营答卷,还是山西农大农学院麦谷一年两熟麦收谷播支撑技术的论文;是因为,它是新农科背景下农大农学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还是产教融合平台共建视角下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

除了130亩的核心示范之外,贾永建还在合作社大约1000亩地上试验了一年两熟耕作方式,不仅于此,2025年,山西省在往年小规模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实施了财政予以补贴的政策,在山西中部地区6万亩耕地上开展了粮食生产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的种植试验示范。

山西的愿景是“十五五”末,全省中部地区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新增粮食产量4.5亿斤以上。

晋中盆地有了口粮吨粮田

6月23日,山西农大组织专家对润民种植专业合作社130亩核心示范区的麦子实打实收测产,亩均单产为649.3公斤。

2024年,山西农大农学院宋喜娥教授带队,曾在该合作社种植基地的20多亩耕地上开展了麦谷一年两熟品种筛选、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探索试验,结果显示,11个谷子品种亩产在300-400公斤,平均亩产为351.5公斤。

今年大面积推广后,小麦加谷子的平均亩产突破一吨的目标可望实现。谷子在全国来讲是杂粮,却是山西人的口粮,麦谷两熟模式的探索,不仅增加了山西的粮食产量,而且优化了山西粮食的生产结构,为山西口粮自给提供了支撑,也为中国人端牢饭碗写出了山西新答卷。

由此,晋中盆地通过一年两熟的探索,为山西的口粮安全新增吨粮田的做法,在山西意义非凡。

“‘冬小麦—谷子’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冬小麦于第一年10月中下旬播种,次年6月下旬收获,播种方式为精量条播;谷子于次年6月下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播种方式为精量穴播+滴灌、麦茬免耕条播+微喷灌,从祁县这个项目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山西省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麦谷一年两熟技术负责人原向阳教授说。

山西中部地区历来是该省的粮食主要产区,历史上小麦面积很大。由于传统农耕播种收获期耗时长,该地区的种植业一直处于一熟时间宽裕,两熟时间不足的尴尬状态,在比较效益差的情况下,目前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主要以玉米一年一熟为主,小麦种植一度受到农民的冷落。

“随着技术创新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谷子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之后,小麦收获到谷子播种从7到10天缩短为当天收获当天播种,缩短了农耗期,为作物的生长赢得了黄金时间,同时早熟品种的培育,夯实了山西中部实施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的技术支撑基础。”原向阳说。

据测算,和一年一熟相比,一年两熟亩均增产幅度可达到40%,两年三熟亩均增产幅度可达到15%,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论文写到6万亩耕地上

“在山西中部地区实施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种植,提升山西粮食产能的建议,最早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提出的,省里在去年小面积试验和调查农民种植意愿时发现,技术上基本过关,粮农的积极性很高。”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赵建明说。

2025年,山西省在晋中市、太原市、吕梁市、阳泉市、长治市5个市示范了6万亩“冬小麦—谷子”、“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高粱”、“冬小麦—甜荞”、“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春高粱—冬小麦—夏玉米”等种植模式。其中“一年两熟”模式47390亩,“两年三熟”模式12610亩。

为了攻关高产,实现复播作物的单产提升,山西还在太原市、晋中市、忻州市、朔州市4个市6个县(区)1500亩的试验,为下一步推广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增加土地复种指数做技术储备。

“我们主要示范麦谷一年两作高效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麦谷收获播种无缝衔接、深翻灭茬整地、均衡施肥及病虫草害绿色高效防控、机械化中耕培土及联合收获技术等。”山西农大农学院宋喜娥教授介绍说。

据介绍,麦谷收获播种无缝衔接、保证复种谷子苗全苗壮是该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谷子高产稳产的基础,试验示范以项目形式直接让科研专家在大田上写论文,成为山西粮食安全生产创新的亮点。同时,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还依托示范基地,开展了产教融合培养学生一懂两爱的情怀和技能。

“以前是看图学技术,现在通过参与小麦联合收获测产、深翻灭茬整地、谷子机械化覆膜穴播、麦茬免耕条播及喷灌、滴灌带铺设技术等的现代作物生产田间实践,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就不是纸上得来那么浅了。”山西农大农学院张珂毓同学说。

“如何科学把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内涵和要求,深入挖掘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山西今年推行的以提高复种指数为手段,以增加粮食产量为目标的试验示范开启了粮食产能提升的新赛道。”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

三部门紧急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支持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

2025-07-0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25-07-01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2025-07-0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京举行

2025-0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后“新”在哪?“直通车”、源头保护受关注→

2025-07-01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国安立法护香江,公道正义不可挡

2025-07-01

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述评

2025-07-01

誓言铿锵!他们在战位重温入党誓词

2025-07-01

全军各部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强军之魂

2025-07-01

原声纯享!沉浸式感受舰载战斗机滑跃起飞

2025-07-01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各地举办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2025-07-01

第三届链博会首票进境展品顺利抵京通关

2025-07-01

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透过暑运“大客流”看流动的中国活力奔涌

2025-07-01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7月1日起全面执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

2025-07-01

“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2025-07-0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

2025-07-01

【追光的你】习言道丨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5-07-01

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红色热土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25-07-01

盛事云集、多元碰撞 香港经济活力四射

2025-07-01

鹭鸟翩跹青山绿水间尽显生态之美 神州大地铺展夏日生机画卷

2025-07-01

机械化收割、“鸭管家”除虫 农业科技+生态种养助力增产增收

2025-07-01

习语丨“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

2025-07-01

专题展、纪念馆、文艺汇演……多样活动庆“七一”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脚步

2025-07-01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

2025-07-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陈小江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2025-07-01

市场监管总局附条件批准全日空收购日本货航股权案

2025-07-01

“春天的事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这一方案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

2025-07-01

国产飞机C909身披“五星红旗”执行国际商业航班 开启运行“next level”

2025-07-0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25-07-01

跟着赛事去旅行 暑运开始 长三角铁路迎来大客流

2025-07-01

交通运输部持续调度部署强降雨防御应对工作

2025-07-01

慶回歸 │ 何永賢走訪葵涌商場:「共築.創業家」都有七一優惠

2025-07-01

利安人寿新帅上任:合规与转型的双重挑战

2025-07-01

智營設計大賞得獎作品公開展出 可近觀可觸摸甚或試用

2025-07-01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南區各界舉行「同鄉文化匯演」

2025-07-01

终填6年总经理空缺!“一正三副”组阁领航,国资控股85%下三峡人寿如何逆转累亏10亿困局?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