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毕业展,为何如此“火”?

艺术中国2025-06-09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眼下,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展正在各地上演。继中央美术学院5月初率先拉开毕业季序幕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毕业季也相继展开。今年的央美毕业展以其‌空前热度‌创下历史纪录:展览现场人流如织、摩肩接踵的景象在社交平台持续刷屏。据悉,本届央美毕业展日均接待量超万人次,其中逾七成为非专业市民,使这场毕业展突破校园边界,演变为全城瞩目的文化热点。原本面向院校和专业机构的毕业生首秀,如今正接受着大众目光的集体观看和审视。象牙塔里的艺术为何突然爆火出圈?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昔日校园变身社会美育现场

作为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和管窥年轻艺术家对时下社会命题个性化诠释与表达的窗口,每年的毕业展出季都会为艺术界掀起一股高潮。尽管如此,今年央美毕业展的火爆程度还是令人始料未及。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范明正分析认为,今年的央美毕业季展现出显著的“破圈效应”。一方面,这得益于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另一方面,也源于高等艺术院校美术馆在展陈空间规划与运营机制上‌持续提升的专业化水平‌。

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卢征远看来,当前社会对文化艺术,尤其是富有创新精神和青春活力的青年文化艺术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同时,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领军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始终备受社会各界瞩目。“我们学院的师生和毕业生们都将毕业作品展视为最重要的艺术实践平台,正因如此,同学们都倾注了全部热情,厚积薄发,最终呈现出这么一批充满创意与深度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事实上,毕业展突破校园边界、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实践由来已久。2009年,中国美术学院率先汇聚所有专业的毕业作品,面向公众集中展示,以“毕业展示周”的形式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开艺术学院之先河。2019年,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毕业展狂欢更是冲破了学院的围墙,走向杭城,凝结起更大的力量。此后,各地美院毕业季不断自我更新,与时代共振,成为一个满载青春气息和创意能量的城市节日,更日益演化为公众感知创造力量的社会美育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在美术院校主动“破圈”寻求更广泛关注的同时,近年来持续升温的“文博热”也功不可没。打卡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周末放松和假期出游的新潮流,公众对美术事业的热爱亦与日俱增。在X美术馆馆长尤洋看来,各地美院毕业展历来备受瞩目。深入剖析,“相较于一些侧重表现西方艺术的‘当代艺术展’,现在的公众可能更‌渴望了解本土美术的发展现状,同时对艺术高校毕业展所体现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也更加信赖‌。”

作品制作‌成本引热议毕业展“集市化”趋势显现‌

聚焦展览内容本身,以央美毕业展为例,今年众多毕业生的作品展现出跨越时空的维度思考,在整体的视觉架构中折射出鲜明的学科分野与风格张力:既有数字化洪流下对技术伦理与人类未来的深刻反思,也有对集体语境下个体生命体验的情感关照。数字时代的图景与远古文明的图腾在展厅里遥相对望,呈现出一种文化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的共生演进,亦展现出青年一代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创作自觉。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中国美术学院2025毕业季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2025毕业季展览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艺术表现日益多元的同时,毕业作品的制作成本‌似乎呈现攀升趋势‌。有的毕业作品制作成本高达几十万,引发广泛讨论。

范明正教授认为,毕业展是学生数年学习成果的集中呈现,对学生就业及未来的艺术道路非常重要。就业单位或画廊从业者常据此判断学生能力,因此毕业生普遍都很重视,倾注大量精力和成本制作作品。“部分学生家境并不优渥,仍会设法筹集资金。当然,几十万成本的作品个案仍属极少数,成本较高的作品多集中于实验艺术系或雕塑系。其他系的作品普遍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伴随参观热潮,毕业展的“集市化”特征也愈发明显。现场可见不少学生通过商业形式推介乃至展销作品。在央美本科生毕业展现场,我们看到许多学生将自己的毕业作品如绘画、版画、雕塑、珠宝设计等媒介,制作成明信片、钥匙链、帆布包、限量版画等艺术衍生品,在现场进行售卖。观众可直接扫描作品下方的付款码进行购买,部分作品旁边还有小红书等二维码展示,方便观众扫描关注年轻艺术家的个人主页。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卢征远认为,艺术与商业并非对立,“好的艺术必然会受到好的商业形态推崇,创意市集是其中一种形式。这是‌年轻化的体现‌,当然年轻艺术家也需警惕‌避免过早过度商业化‌。总体而言,商业反馈本身也是一种社会需求和关注度的体现。”

范明正表示,当下的观念和环境与几十年前相比已有很大不同,毕业生普遍面临较大就业压力,出现商业推介行为可以理解。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也在积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配套支持。

观展体验亟待增强 毕业展有望弥合艺术创作与公众认知的隔阂

然而,空前的关注度与人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展体验‌。展厅内,大量运用声光电技术、聚焦人工智能与交互设计的作品,与油画、版画、国画等传统形式作品汇集一堂。有观众反映‌难以静心专注欣赏单件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范明正指出,毕业展本身就是一场展示的艺术‌,作品的呈现效果依赖展厅空间与周围作品的配合。“现在大家可能觉得有些庙会化,有点过于嘈杂,造成作品之间相互干扰,没有做到互相衬托。只有很懂行的人,仔细去看才能发现作品的好处。但这方面短期内也很难改善,因为美院学生数量极其庞大,如果减少展出作品的数量,让一部分学生不展示也不合适。如果安排档期一场场展示,场馆时间也有限,只能尽可能在有限的场次内让学生们尽可能展示他们的作品。”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的展出空间覆盖了象山、良渚、南山三大校区,以及浙江美术馆、世界旅游博览馆、全山石艺术中心与全城媒体展区等‌七大展区‌,汇聚20个教学单位2971位毕业生的3000余件作品,成为了一场广泛跨界、青春洋溢、普惠市民的艺术盛宴。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那么,毕业展对大众美育究竟有何积极意义?借助广受社会瞩目的青年创作群体,对普通公众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样貌,推动大众美育进程大有裨益;对未来有意报考艺术院校的在校生家长,这里是他们观察美院生态的窗口。年轻的学子们以作品直面内心、映照时代,他们最关切、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都会在毕业展上集中展示,对理解当代青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文化意识亦有积极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上,本科毕业生代表刘佳楠回忆了对孤独症康复教室的志愿经历,驱使她与团队共同研发了一款借助AR技术,辅助孤独症儿童进行精细动作训练的智能产品《知乎折也 Foldiverse》。她表示,中国美术学院让自己感受到的不仅是艺术的熏陶,更是前沿科技的涌动。学校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空间计算、交互设计等前沿领域,给予大家无限的探索自由与丰厚的资源支持,塑造了自己作为一名设计者的信念与勇气。希望自己能继续在特殊儿童干预领域深耕,用跨学科的力量拓展技术边界,为沉默的群体争取更多表达与可能。今年,像刘佳楠这样以发现之眼,心系时下社会热点议题,积极以所学拓展艺术边界与社会作为,推动相关领域研究推进的年轻学子不在少数。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现场(摄影:张思琪)

中国美术学院2025毕业季展览现场

范明正认为,中国社会目前呈现出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状态,中国的艺术教育也体现了这种多元性和丰富性。“我认为现在的艺术教育总体还是不错的。当下的艺术教育储备了各种类型的艺术家、从业者和工作者。美院毕业展不仅是美院教学的集中展示,它对包括国家主旋律艺术、艺术本体研究、大众美育、现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等各个领域未来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部门紧急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支持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

2025-07-0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25-07-01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2025-07-0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京举行

2025-0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后“新”在哪?“直通车”、源头保护受关注→

2025-07-01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国安立法护香江,公道正义不可挡

2025-07-01

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述评

2025-07-01

誓言铿锵!他们在战位重温入党誓词

2025-07-01

全军各部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强军之魂

2025-07-01

原声纯享!沉浸式感受舰载战斗机滑跃起飞

2025-07-01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各地举办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2025-07-01

第三届链博会首票进境展品顺利抵京通关

2025-07-01

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透过暑运“大客流”看流动的中国活力奔涌

2025-07-01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7月1日起全面执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

2025-07-01

“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2025-07-0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

2025-07-01

【追光的你】习言道丨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5-07-01

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红色热土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25-07-01

盛事云集、多元碰撞 香港经济活力四射

2025-07-01

鹭鸟翩跹青山绿水间尽显生态之美 神州大地铺展夏日生机画卷

2025-07-01

机械化收割、“鸭管家”除虫 农业科技+生态种养助力增产增收

2025-07-01

习语丨“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

2025-07-01

专题展、纪念馆、文艺汇演……多样活动庆“七一”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脚步

2025-07-01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

2025-07-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陈小江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2025-07-01

市场监管总局附条件批准全日空收购日本货航股权案

2025-07-01

“春天的事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这一方案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

2025-07-01

国产飞机C909身披“五星红旗”执行国际商业航班 开启运行“next level”

2025-07-0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25-07-01

跟着赛事去旅行 暑运开始 长三角铁路迎来大客流

2025-07-01

交通运输部持续调度部署强降雨防御应对工作

2025-07-01

慶回歸 │ 何永賢走訪葵涌商場:「共築.創業家」都有七一優惠

2025-07-01

利安人寿新帅上任:合规与转型的双重挑战

2025-07-01

智營設計大賞得獎作品公開展出 可近觀可觸摸甚或試用

2025-07-01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南區各界舉行「同鄉文化匯演」

2025-07-01

终填6年总经理空缺!“一正三副”组阁领航,国资控股85%下三峡人寿如何逆转累亏10亿困局?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