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今年河北省将打造形成100个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智能化应用率达到100%。
“以前种田靠经验管理,现在是靠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在宁晋县北楼下村的河北省农科院无人化智慧农场示范基地里,该院粮油作物所副研究员崔永增打开手机,实时查看田间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信息。他说,基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设施、机械等进行全程自动控制,让种田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现在小麦种植有‘上天’和‘下地’两套装备,这‘上天’的就是无人机巡检了!”崔永增介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无人机如同“私人医生”,在空中实时监测田块里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过去,人工巡田难以兼顾每一块田地,现在无人机巡田就像给每块田做体检,哪块田“生病”需要治疗,就一目了然。
据了解,该省已经支持邢台市宁晋县、石家庄市栾城区等81个县(市、区)开展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建设,加强智慧大田、智慧设施农业、智慧畜牧和智慧水产等应用集成,大力推动用“算法”代替“人工”,让数据成为新农技。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