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科技板”推进火热

北京商报2025-05-13

债市“科技板”政策细节落地,市场动起来了。5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交易商协会日前披露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银行间市场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合计210亿元;另有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规模合计180亿元。

就在5月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大主体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消息一出,引发市场强烈反响。细化来看,当前参与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人所在区域,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13个省市自治区;行业涉及人工智能、芯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募集资金灵活运用于补充企业营运资金等,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票面利率方面,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相关拟发行的科创债投标利率区间多集中在1.5至2.5%间,发行周期不同,利率区间也有所差异。截至5月12日,从银行间市场已经发行完毕的科创债来看,票面利率相对较低。

例如,5月9日,AAA级民企立讯精密、吉利控股发行的9个月期限科创债票面利率分别为1.71%和1.56%,低于当日9个月期AAA级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1.72%;同日,杭州银行、工商银行发行的3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分别为1.67%和1.65%,也低于当日3年期AAA级商业银行债到期收益率1.74%。

“这反映了投资机构对科创债的认购积极性较强,有利于降低发行机构和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债券市场为科创领域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指出。

参与主体方面,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为提高市场投资积极性,人民银行鼓励金融机构、资管机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资金积极参与投资,鼓励创设与科技创新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引导扩大投资者范围。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火热,也让不少个人投资者“跃跃欲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社交平台上关于科技创新债券的讨论中,有部分用户提出疑问,个人投资者能买吗?有哪些具体要求?

结合实际发行情况,多只科创债券的发行机构在募集说明书中均有提到,发行对象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冯琳进一步解释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仅限合格机构投资者参与,普通投资者理论上可以在交易所认购及交易公司债,但限制条件比较高,例如仅限面向普通投资者公开发行且资信状况符合规定要求的公司债,但可以择券的范围有限。

冯琳指出,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2022年修正),自然人要成为交易所市场的专业投资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具有两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等投资经历,或者具有两年以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属于符合规定的专业投资者的高级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和律师。

“因此,个人投资者直接到交易所认购、交易科创债的门槛高、难度大。”冯琳表示,“不过,政策鼓励创设科技创新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科技创新类债券ETF等金融产品,间接参与科创债投资。”

|相关新闻|

银行“争食”科技创新债券

科技创新债券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后,银行积极抢筹布局。5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在内的十余家银行公布了发行、承销或投资科技创新债券的情况,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为债券市场“科技板”蓄力赋能。

浦发银行表示,该行通过承销、投资以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等方式,助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于5月12日簿记发行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期限3年,发行规模不超过150亿元,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杭州银行5月12日发布公告称,该行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于当日发行完毕,发行规模为50亿元,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1.67%。募集资金将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科技创新债券的推出主要为了破解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定向支持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相较于传统融资渠道,这类债券的优势体现在政策协同性强、融资成本更低、资金用途更聚焦也更灵活。例如,政策层面通过手续费减免、风险分担机制等降低发债成本;同时允许分期发行、简化信息披露,更适配科技项目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此外,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构建丰富了产品供给,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提升市场活跃度。

科技创新债券推出后,多家机构积极参与。除直接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外,银行亦展开承销大战,例如,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均披露了承销科技创新债券的情况。例如,中国银行表示,该行于5月9日协助立讯精密、吉利控股、牧原股份、上海新微等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以及部分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完成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发行,规模共计385亿元。在首批公告发行的36个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类项目中,该行担任主承销商项目16个。

薛洪言认为,银行参与科技创新债券的承销、投资和发行,既是落实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战略的体现,也有助于拓展自身业务空间。当前银行多以承销科技创新债券为主,主要因承销业务风险较低,且银行在传统债券承销领域经验丰富,在政策起步阶段更容易落地。

科技创新债券的创设与推广提升了科技创新领域的融资效率和便捷度,薛洪言指出,后续银行参与科技创新债券将呈现发行主体扩容、产品创新深化等特点。例如,更多银行可能跟进发行专项债券,区域协同方面,地方银行或结合属地科技企业需求,联动地方政府增信机制发行债券。除债券外,银行还可通过专项贷款、股权投资、供应链金融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同时,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有助于提升科创企业融资效率,形成“债+贷+股+链”的综合服务模式,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巧夺天工

2025-05-13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式宣誓就职 开启新一届任期

2025-05-13

美国务院批准对阿联酋价值约14.5亿美元军售

2025-05-13

哈马斯放人 以色列将谈判停火

2025-05-13

埃尔多安:土耳其反恐斗争已到“关键节点”

2025-05-13

中国消费提振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优质产品对华出口提供商机

2025-05-13

股市上涨、众多国际组织表态 一文看懂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2025-05-13

日本北海道等多地野熊袭人、治安事件频发,中领馆发布安全提醒

2025-05-13

中美经贸会谈为全球经济纾压增信

2025-05-13

世界期待中美对话合作带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2025-05-13

东南亚黄金市场热度不减

2025-05-13

饥荒倒计时 约47万加沙民众面临“灾难性饥饿”

2025-05-13

“巴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访巴西总统卢拉

2025-05-13

实行入境新规!中使馆发布中国公民近期入境莫桑比克有关要求的提醒

2025-05-13

中拉携手同行 共绘下一个美好十年

2025-05-13

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

2025-05-1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2025-05-13

JUPAS焦點學科系列丨科大科技管理學 育跨科解難人才

2025-05-13

觀塘協和街爆鹹水管 經緊急維修後今早恢復通車

2025-05-13

央小新小百科丨一份智能辅助驾驶指南,请查收~

2025-05-13

美國宣布將小額包裹關稅降至54% 適用港澳地區

2025-05-13

丘應樺今由卡塔爾赴韓國 出席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

2025-05-13

不按套路出牌 撬动商业新模式

2025-05-13

破千万辆、3.45亿吨……多组“火热”数据成为中国经济强劲韧性的生动注脚

2025-05-13

天星碼頭釣魚郎揭70歲老翁海中漂浮 昏迷送院不治

2025-05-13

北角單位閉門失竊值$22萬金飾現金 39歲菲傭被捕

2025-05-13

專家料:本港已踏入每半年一次 新冠病毒輕微爆發循環

2025-05-13

“情绪消费”热兴起 “消费快乐”与“快乐消费”促进市场多元发展

2025-05-13

新华时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25-05-13

汽车业加速供应链重构

2025-05-13

沪市主板基础稳韧性强

2025-05-13

神秘东方→魅力中国 我国不断拓展国际航线 入境游消费热潮火爆来袭

2025-05-13

亞洲盃港腳張憙延涉蘭桂坊打鬥 遭球會內部停賽

2025-05-13

到2030年建成13.5亿亩高标准农田 将带来什么改变

2025-05-13

首批认证种子上市 预计带动增产上亿斤 如何选购?

2025-05-13

海外收入稳健增长 上市公司“出海”有哪些新看点?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