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时节,走进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万亩生态茶园,茶农们背着背篓,穿梭在青翠的茶树间,指尖一捏一掐,便把今年的第一拨鲜茶收入囊中,一片片绿叶子将变成茶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自2022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实施“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以来,镇沅县以科技为引擎,推动传统茶产业向智慧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科技兴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镇沅县地处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是茶树最适宜生长的区域,也是普洱茶优势产区之一。然而,传统制茶长期面临“看天做茶、看茶做茶”的粗放难题。为此,镇沅县破局传统工艺,从“手工经验”到“流程标准”,构建从鲜叶采摘到成品茶出厂的全流程标准体系,从“初制加工”到“精制生产”,支持茶企加大设备设施配套建设,改造提升精深加工装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水平,到2024年末,该县茶叶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23%。从“无标生产”到“全产业链认证”。积极发挥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作用,加强茶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及茶园投入品管控,开展茶叶质量专项检查、食品抽检等监管活动,强化茶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2024年末该县茶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科技兴茶,人才是关键。自镇沅县农科服务团组建以来,积极实施“科技+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县农业农村局、茶叶与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一起组织专家团队下沉一线,开展定点服务,推广应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仿古茶园建设技术,并投入有机肥、粘虫板等物资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同时,自2022年以来,镇沅县农科服务团注重大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茶秀才”,共计培训高素质茶农、基层农技人员、企业技术人员400余人次。
科技不仅提升了产业效能,更催生了茶文旅新业态,镇沅县充分发挥全县风景秀美和茶文化历史悠久等资源禀赋,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业态。同时,还积极创新品牌共建机制,凝聚发展合力,通过文化赋能让产品“有灵魂”,借助科技力量让品质“可感知”。全县整合八大茶区品牌资源,全力打造“镇沅千家寨”“镇沅砍盆箐”等小众名山高端茶品牌和八大茶区企业自主品牌,打响“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着力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逐年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