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与增持潮起 A股市场增量资金活水足

中国证券报2025-04-18

4月17日,A股市场缩量反弹,上证指数已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房地产、消费等内需相关板块走强,半导体板块也表现活跃。整个A股市场成交额超1万亿元,超3100只股票上涨,近百只股票涨停。

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截至4月1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4月以来,回购进度为股东大会通过和董事会预案的上市公司有近120家,拟回购金额上限超230亿元,超过300家上市公司真金白银投入市场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超90亿元。共有90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相关公告,涉及拟增持金额上限超360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流入的增量资金为A股市场带来了更多活水,保障了市场的流动性支持,也体现了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A股市场韧性凸显。

A股市场缩量反弹

4月17日,A股市场缩量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分别上涨0.13%、0.09%、0.23%、0.91%,深证成指下跌0.16%,上证指数报收3280.34点,创业板指报收1908.78点。上证指数自4月8日以来已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

A股市场成交缩量,成交额为1.03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1104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为4425.97亿元,深市成交额为5568.58亿元。整个A股市场上涨股票数为3127只,99只股票涨停,2039只股票下跌,12只股票跌停。

盘面上,房地产、黄酒、预制菜、宠物经济、半导体、旅游、首发经济等题材板块走势活跃。申万一级行业中,房地产、综合、建筑材料行业领涨,分别上涨2.32%、1.95%、1.24%,汽车、有色金属、通信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80%、0.41%、0.30%。

房地产板块中,荣丰控股、天保基建、南都物业等多股涨停。平安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杨侃表示,随着更多扩内需等政策出台,楼市有望加速止跌回稳;中长期“好房子”持续入市有望催生新一轮改善型需求释放,同时产品迭代叠加周期底部或蕴含新一轮发展机遇。

上市公司密集回购与增持

4月以来,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与回购和增持相关的公告,A股市场爆发回购与增持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记者发稿时,剔除重复项后,4月以来已有502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回购进度为股东大会通过和董事会预案的上市公司有118家,涉及拟回购金额上限达236.75亿元。宁德时代拟回购金额上限达80亿元,厦门象屿拟回购金额上限达13.28亿元,国电南瑞、工业富联拟回购金额上限均为10亿元,TCL科技拟回购金额上限为8亿元。

4月以来,315家上市公司真金白银投入市场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92.85亿元,其中19家上市公司已回购金额超1亿元。紫金矿业、贵州茅台、京沪高铁已回购金额居前,分别达10亿元、7.49亿元、6.93亿元。

Wind数据显示,剔除重复项后,4月以来共有90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股东增持相关公告,涉及拟增持金额上限达368.56亿元。其中,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三峡能源、中国石化股东拟增持金额上限金额居前,分别为56亿元、40亿元、30亿元、3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化4月8日早间才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4月8日晚间就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首次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称中国石化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了公司1784.35万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01%,行动之迅速可见一斑。

此外,4月以来,共有67家上市公司发布涉及回购增持贷款的相关公告,涉及贷款金额上限总额达193.33亿元。其中,海尔智家、荣盛石化、中国中铁涉及回购增持贷款上限金额居前,分别达18亿元、18亿元、16亿元。

桓睿天泽总经理莫小城表示,4月以来,A股市场迎来了密集的回购与增持潮,众多优质龙头企业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纷纷采取行动。这一方面反映出股价被严重低估,另一方面更是中国资本市场迈向“投融资并重”新时代的重要象征。企业回购和增持行为的增加,以及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A股正经历着估值体系的重塑过程。优质公司通过实际行动,以真金白银进行回购,强烈地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增持回购大增,一方面表达了相关主体坚定看好中国市场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中国上市公司坚实稳健的财务实力。

A股具备估值优势

上市公司密集发布拟增持和回购相关的公告意味着未来A股市场将有更多增量资金流入。

“上市公司增持回购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政策支持下,未来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规模有望持续提升。”燕翔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上市公司增持回购不仅有助于改善投资者情绪、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信心,还有利于推动市场定价更加注重公司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培育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从短期来看,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流入的增量资金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活水,既保障市场的流动性支持,更体现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万得全A滚动市盈率为17.98倍,沪深300滚动市盈率为12.25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

“关税政策波动下,A股市场短期有望走出独立行情。”中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认为,一方面,中美经济周期定位差异下,本轮美国滞胀和衰退风险增加,而国内政策空间更足,给予基本面的支撑更强;另一方面,当前中国资产本身具备估值优势,弱美元有利于中国资产的估值重塑过程。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首席分析师李立峰表示,A股市场经历情绪冲击后已开始显现出韧性,其中类“平准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回购增持等多箭齐发向股市注入增量资金,A股市场在3000点附近的底部较为坚实。中期来看,相比出口的回落,国内对冲性政策力度和科技产业趋势的全球竞争力是影响A股市场的核心因素,后续可重点关注降准降息幅度等因素。

对于市场配置,王君认为,内需预计仍是一段时间内的重点主线,但情绪催化逐渐兑现之后,行情预计走出分化趋势。具备长期景气趋势与潜在政策催化的方向,行情有望延续,建议聚焦信创、半导体产业链中技术壁垒高、政策支持明确的环节。

“一方面,内需消费等作为中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发力的结合点,有望成为市场聚焦的方向。另一方面,面对可能持续和反复的全球贸易谈判,短期仍需做好应对不确定性的准备,持仓可阶段性向低波红利、低位绩优等方向倾斜。”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内乱案二次开庭在即 首次庭审曾自辩93分钟引关注

2025-04-20

我国首次摸清青头潜鸭种群状况

2025-04-19

为新兵茁壮成长选好“土壤” 陆军某旅探索实施“兵员适配机制”

2025-04-19

“五一”假期去哪里?各地文旅“多点开花” 解锁超多“新玩法”

2025-04-19

同比增13.2%,“强磁场”!透过数据看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2025-04-19

4.5万亿元持仓!境外机构持续加码中国债券市场

2025-04-19

主题乐园、旅游专线、工业遗产……“五一”假期“花式”解锁文旅消费盛宴

2025-04-19

美伊“罗马谈判”在即 俄罗斯会发挥什么作用

2025-04-19

各方呼吁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2025-04-19

联合国工发组织:美国滥施关税的做法是错误的

2025-04-19

国内市场大有可为强“底气” 多方聚合力“以变应变”为外贸谋破局

2025-04-19

梅德韦杰夫:若美欧抽身乌克兰问题 俄将“更快”解决它

2025-04-19

金融界人士表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美经济和市场信心

2025-04-19

日本长野一夜连震47次 当局呼吁警惕更大地震

2025-04-19

中国经济数据观丨十组数据看一季度经济发展成色

2025-04-19

看港口流量如何变成经济增量

2025-04-19

引领绿色转型新方向 我国资源循环“国家队”雏形初现

2025-04-19

古村里的体育课,燃!(走进传统村落)

2025-04-19

高质量发展“新”速度丨构建“空中丝绸之路”新支点 多方助力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2025-04-19

一次升级+两次扩围+十年新探索 我国服务业开放提速加力“正当其时”

2025-04-19

大熊貓龍鳳胎後援會成立喇!會員優享活動、限定禮品等你解鎖

2025-04-19

从一季度多项数据看经济发展亮点 “稳”“进”“好”特征突出

2025-04-19

李家超:大澳山水秀 鹹香伴舟遊

2025-04-19

運輸署:2028年起新車可用攝像顯示器系統代替傳統反射鏡

2025-04-19

2025年金砖国家经贸活动论坛释放出哪些积极信号?“合作”“团结”奠定基调

2025-04-19

民建聯考察深圳前海及南山區

2025-04-19

浙江:一线破难题中锻造“六干”作风

2025-04-19

甜蜜产业“蜂”起巴渝 重庆蜂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5-04-19

专家:持续稳定股市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025-04-19

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地平线携手奇瑞等车企共赴智能化新征程

2025-04-19

美国一退伍军人持刀劫机,刺伤3人后被乘客开枪击中

2025-04-19

俄联邦最高法院暂停塔利班在俄活动禁令

2025-04-19

IMF总裁: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已达到“几代人都没见过的水平”

2025-04-19

澳大利亚大堡礁2016年以来第六次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

2025-04-19

韩国内乱独检法等7项法案在国会遭否决后作废

2025-04-19

综述|美关税政策将严重冲击非洲经济——非洲多国专家批美滥施关税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