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
当前位置:新闻 > 食品 > 正文
中茶75周年:以奋斗之笔绘就“民族好茶”担当画卷
2024-11-23 来源:新华网

春华秋实何寻常,如椽巨笔著华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业待兴,中茶公司前身——中国茶叶公司在北京成立,拉开了统一经营和管理全国茶叶收购、加工、出口和内销业务的序幕,奠定了新中国茶产业的坚实基础。

2024年,中茶公司已成长为中粮集团重点打造的粮油食品链之一,连续多年位列茶行业百强,综合排名稳居第一。“中茶”牌产品多次保障重大活动,成为代表中国、享誉国际的一张名片。

七十五载春秋驹隙,忠于国计;七十五载寒暑梭织,志于民生。正是一代代中茶人的接续奋斗,造就了中茶公司的历史和今天。中茶公司步履不停,继续秉持“为民奉好茶”的初衷使命,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百年强企的追梦路上。

应时而生:传承红色基因 矢志以茶报国

岁月不居,时光如水。作为中国茶叶行业的排头兵,中茶公司在发展历程中始终与中国茶叶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后,被尊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深感报国有门,茶业有望,立即与同仁一起筹划振兴华茶。1949年10月25日,贸易部、农业部联合召开全国茶叶界大会,拟成立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外贸公司——中国茶叶公司。

11月23日,中国茶叶公司获批成立,办公地点位于北京市东华门大街29号,吴觉农兼任第一任总经理。由于全国茶叶从种植、收购、品种改良、加工、内外销产业一条龙,公司原批准名称里的“叶”字改为“业”,对外挂牌为“中国茶业公司”。

当时,中国茶产业正处于生产凋敝、出口萎缩的衰落局面。茶叶属国家二类物资一级管理,由国家统一管理,省、地、县成立茶叶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插手收购、贩运。茶叶作为国家统一计划物资,纳入国家各个时期经济发展规划。

吴觉农上任后,中茶公司迅速建立起全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内销体系。吴觉农积极推动茶叶生产、制茶合作化,大力开辟新式茶园,改造老茶园,实行机械化制茶,创办国营精制茶厂,提倡在西南茶区大规模发展优质红茶,为国家出口创汇。

1950年,中茶公司在杭州举办制茶干部培训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行制茶干部培训班。来自全国的二百余人聚于一堂,学习茶叶政策、工厂管理和茶叶制造,开创了茶叶史上新的一页。中茶公司茶叶总技师胡浩川担任培训班训练委员会主任。胡浩川是“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之一,他在培训班上提出的红茶和绿茶精制程序,为日后精制机械化奠定了工艺基础。

1951年,中茶“红八中”商标诞生,这是新中国第一个茶叶商标。商标设计为中间一个绿色的“茶”字,四周环绕着红色的“中”字,代表着红色中国出品的绿色茶叶,有 “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的涵义。

建立产销体系,培养业界人才,创立茶叶品牌。至此,新中国茶叶生产和经营的火种已经种下。而这颗火种的强力火源,点燃了更多火把,成为中国茶产业播撒的“星星之火”。

到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红八中”茶叶共出口创汇1.4亿美元,全国茶人在中茶公司的组织领导下,积极为国分忧。中茶公司为经济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已然册入历史之帙卷。

破局而立:扣紧时代脉搏 发力改革创新

75年间,一代代中茶人筚路蓝缕、锐意进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春潮涌动,中茶公司面对的局面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放的茶叶流通体制,国营、集体、个体均可参与收购、加工、销售。茶叶作为国家统一计划物资,由专门机构经营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

中茶公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茶公司破局而立,坚定不移地走上改革创新之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赓续红色血脉,讲述新中茶的发展故事。

1980年,中茶厦门公司与日本经销商密切配合,以品质为基础,以多样化宣传推广为手段,在日本掀起第一次乌龙茶热潮,实现了福建乌龙茶对日本出口量的飞跃猛增。

1981年,中茶长沙茶厂采用日本的佛列斯克喷铝复合袋作为花茶小包装,首先在国内市场推出。新包装解决了花茶保香的难题,带来了中国茶叶包装的革命,该种包装至今仍被大部分茶叶包装所采用。

1984年,中茶昆明茶厂组织制订普洱熟茶加工工艺并推广全省,推动了中国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新千年后,中茶公司紧跟市场动向,扣紧时代脉搏,迅速成长。

2004年,中茶公司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

2015年,中茶安化茶厂完成黑茶匀堆发酵设备样机的研发试制工作,彻底改变了黑茶行业落地发酵的传统工艺,真正实现了黑茶发酵环节的自动化、清洁化。

2017年,中茶公司作为国资委正式批准的首批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十户央企子企业之一,顺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通过改制,中茶公司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业绩指标取得显著提升。

从成立之初的承袭传统制茶技艺,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到改革自主创新,中茶公司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的新高点,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也使公司得以有实力在海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多年来,中茶公司多款产品畅销海内外,经久不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和创新为中茶公司赢得高速发展的机遇,使得中茶公司不仅占据行业龙头地位,并且不断推动中国茶产业砥砺前行。

向新出发:践行初心使命 谱写逐梦新篇

75年风雨兼程,虽然时代在变,但中茶公司“为民奉好茶”的使命始终不变。

吴觉农、黄国光、庄任、冯绍裘、张天福、于宝森、施云清、王郁凤、胡浩川、陈应明、方翰周……中茶公司在历史上拥有一大批茶界著名专家,是中国现代茶科技的摇篮。75年发展历程中,一代代的中茶精英们守正创新,保证了中茶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书写着中茶人的自信与骄傲。

目前,中茶公司拥有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茶叶大师、非遗传承人、国茶大师和高级专业技术大师,他们在行业和全社会中公信力强、制茶技术过硬、行业贡献卓著,有力保障了中茶公司茶叶产品品质。

进入新时代,中茶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打造茶业新质生产力,加快世界一流茶企创建步伐。

中茶龙冠龙井千岛湖基地被认定为“生态茶园”浙江省级示范基地,并获得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证书。

中茶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团队联合攻关,成功研制落地“茉莉花茶低温窨制技术”,率先实现了茉莉花茶不落地、自动化、清洁化生产,成为行业示范标杆。

6种中茶普洱茶“昆明干仓核心航天菌株”进入太空,其中的5种菌株在国家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并已经成功运用到中茶5G智慧标准酝化仓中。

2024年,中茶公司历经75年的产业发展和积淀,已拥有覆盖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传统六大茶类以及花茶(再加工茶)的全品类茶叶产品体系。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浙江、安徽、陕西、贵州等地区拥有可控茶园基地22万亩,并在福建闽北和云南拥有两个原料中心。同时拥有18个加工基地及线上线下全品类的销售网络,覆盖云南、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主要茶叶主产区,各个茶类均建立了自主产能,线下门店已有2500余家。

75年芳华如歌,75年春华秋实。75岁,对于一个人而言,已到颐养天年之际,但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却是底蕴深厚。中茶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企业,正在用高质量发展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

面向未来,新一代中茶人豪情满怀,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启航新征程,逐梦新篇章。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