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陕西凤县:秦岭山村的“和美蝶变”
2024-11-22 来源:中国农网

金秋时节,从陕西省宝鸡市区出发,沿银昆高速穿过享有“世界第一隧”美誉的秦岭天台山超长隧道群,就进入凤县地界。

凤县全景。

秦岭,天下大阻之地,如今早已云岭变通途。1个多小时的车程里,映入眼帘的青山峻岭连绵起伏,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层层雾霭琉璃山水间,村庄院落镶嵌其中,水韵乡愁便不自觉涌入诗画山水之中。

凤县河口镇岩湾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地处秦岭腹地的凤县景色优美、矿产资源丰富,但受限于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面临挑战。近年来,凤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重要讲话指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按照“追赶超越、绿色振兴”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凤凰计划”,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实现了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文明新风向善向好的破茧蝶变。

乡村“土特产”走出秦岭大山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多元化打造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品牌农业。

硕果飘香的十月,位于凤州镇白石铺村的杨家山千亩高山苹果基地迎来最佳采摘期,连绵的果林被沉甸甸的苹果压弯了枝头,一个个红润饱满、色泽诱人。

凤县苹果喜获丰收。

“防止磕碰和挤压,有利于长期保存。”53岁的果农肖录强最近一刻也不得闲,从采摘转运到分拣打包,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精心把控。他介绍,自家的8亩红富士果园正值盛果期,今年亩产六千到七千斤,收入12万元左右。还有5亩地老园改造,引进了新优品种爱妃苹果,还没有到挂果期,是全家人的新期盼。

秦岭山脉海拔、温差、光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孕育出果形高桩、色艳皮薄、风味浓郁、香甜适口的高品质苹果,颇受消费者欢迎。前不久,在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中国好苹果大赛(2024)总决赛中,凤州镇晚熟富士获大赛金奖,让苹果销售订单源源不断。

因地制宜发展苹果产业是凤县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凤县立足特色资源禀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紧盯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以“一椒一麝”主导产业为引领,区域特色产业为补充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名贵药材麝香、“花椒之王”凤椒、中华蜂蜜、深山木耳菌、中药材、供港蔬菜等等,一大批品质优良、特色鲜明,极具秦岭地域特色的“土特产”畅销全国市场。

打造一个品牌,发展一份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据了解,全县林麝养殖产业突破4.18万头,年产麝香180公斤,占全国总量70%,每年带动群众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花椒存留面积7.3万亩,产量约5200吨,产值5.35亿元;中蜂养殖8.8万箱,中药材种植4万亩,食用菌产量约0.8万吨,特色产业的“多点开花”,使农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林下养殖林麝。

优势产业带动就业增收。凤县依托地域产业特色,先后培育凤县麝工、平木药工、凤州椒果匠等11个特色劳务技能品牌。目前,仅林麝产业发展催生的饲草种植加工、育种繁育、疫病防治、麝香衍生产品研发等行业,便带动1.3万余群众“嵌”在产业链上就业创业,1792户脱贫户年人均增收4500元,实现劳务经济收入近3亿元,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诗画乡村”喜迎四方来客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内涵,多视角建设生态美、环境靓、乡韵浓美丽村庄。

10月18日,2024年陕西省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凤县金秋红叶旅游季在凤县双石铺镇兴隆场村盛大启动,各地游客相约凤凰之乡,共赏金秋红叶,亲身体验凤县绿色生态之旅、红色研学之旅、红叶观赏之旅、特色民俗之旅和风味美食之旅。

作为凤县创建2024年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之一的兴隆场村,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改善,让乡村“旧貌”换“新颜”,村民居住环境得到质的飞跃。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两月一评比,真金白银奖优罚劣。干得好,村上一次最多能拿3万元奖金。干不好,上台领面‘黄旗’,这老脸咋挂得住?”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兴隆场村党支部书记高红卫内心多少有些“迫不得已”,他坦言,从202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改变乡村面貌,全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12393”考核激励机制,镇村压力都很大。结果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凤县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兴隆场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引进项目、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逐步构建起集生态观光、康养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系,带动餐饮、民宿、垂钓、采摘等多种经营活动快速发展,让乡村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庭院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推动凤县转型发展的基础工程。冰雪旅游东河桥、养生福地永生村、传统村落古凤州......一个个独具一格彰显岭南特色风貌的村庄犹如镶嵌在生态画卷中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持续吸引人气,创造增量。

冰雪“冷资源”成为发展“热动力”。

春看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滑雪。凤县依托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浓郁的客家风情,全方位打造“七彩凤县——大秦岭的会客厅”旅游品牌,推出乡村四季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呈现出景区带动、县村联动、城乡一体、农旅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全县因旅游市场活跃发展起了80余家农家乐,12家乡村民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900余人,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超6亿元。

老百姓乐享美好生活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强化乡村治理效能,多维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养老保险年检做了吗?”“孩子的‘雨露计划’政策落实了没?”“在家用电烧柴注意安全,进山可不敢用火。”“家里还有啥困难?”......这几天,平木镇寺河村驻村工作队员李国龙作为“红小凤”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拿着工作清单和志愿者们分头入户走访。他告诉记者,“红小凤”就是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暖心桥梁”。大到群众住房、饮水、就业,小到代缴费用、代买药品、帮取快递等等,事无巨细,能解决的自己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大家一起想办法。

“红小凤”暖心服务送到家。

“凡是志愿者,就是‘红小凤’;凡是志愿服务活动,皆是‘红小凤+’”。近年来,凤县以打造“志愿服务之城”为目标,聚焦资源整合和群众需求,持续培育“红小凤+”志愿服务品牌,先后有1.2万名志愿者参与“南岐讲堂”“平事说理”“河口夜话”“古槐兴韵”“蒲公英讲堂”“新风入唐”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环境整治等服务群众活动,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线下服务贴心,线上服务便捷。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申报渠道,凤县采用数字化手段打造“七彩凤县”智慧管理平台,将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平安建设、城市治理、网格管理等各大板块互联互通,细化民生诉求、社会治安、生态环保、秦岭保护、举报投诉等7大类基层治理内容,群众通过手机客户端精准反映诉求,直观显示处理进展,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一站式”智慧服务。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调研凤县嘉陵绿谷“智慧农业”建设情况。

线上线下齐发力,“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凤县通过城乡统管“一张网”,动态建立困难家庭、收入提升、水电气暖、停车不便、物业服务民生“五本账”,先后实施受灾安置工程、凤县第三小学改建、县级“智慧医院”建设等,累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2500余件,凤县被列为省级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据了解,针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体,凤县在现行惠民保障政策基础上,整合政策资金,研究出台困难群体兜底政策包,每年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实施政府救助一元保险、困难群众丧葬专项救助、医保参保补助扩面、老年人和大病慢病患者医护进家服务、贫困大学新生路费补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9条具体政策措施,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

作者:龙欣 谭炳璇 刘谟世玉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